近期,紫金山天文台银河画卷团队针对位于Cygnus X区域边缘的L914暗云进行了观测研究,并在该暗云中证认的纤维状分子云周围发现罕见的条纹结构。相关研究结果以“Magnetically Aligned Striations in the L914 Filamentary Cloud”为题发表在国际天文刊物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》上。
纤维状分子云普遍出现于冷暗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区,在银河系结构和恒星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但是,目前对纤维状分子云的形成机制与演化过程仍然缺乏充分的了解。相比于Cygnus X区域中明亮的星团和活跃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,座落在其边缘的L914暗云受到的关注不多。基于银河画卷CO多谱线数据,银河画卷团队在L914暗云中首次证认了一个长度约为50pc、犹如一条蜿蜒长龙的纤维状分子云(见图1)。更为有趣的是,团队在该纤维状分子云的周围发现了具有低柱密度、准周期分布特征的条纹结构。此类条纹结构在纤维状分子云中极为少见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相对于纤维状分子云主干,条纹结构非常暗弱,难以发现。而银河画卷巡天高灵敏度、高动态范围的优势为揭示此类特殊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契机。
结合公开的Planck卫星尘埃偏振数据,团队发现L914条纹结构与大尺度磁场基本平行,整体垂直于纤维状分子云主干,且处于强磁化状态(见图2)。目前关于条纹结构的形成机制有以下两个主流观点:(1)开尔文-亥姆霍兹不稳定性;(2)磁流体动力学(MHD)波。但由于观测样本稀缺,无法为理论和模拟提供精准地限制。通过分析,研究团队发现L914条纹结构与周边环境的强度对比度超过10%,且致密的纤维主干正通过平行于磁场的条纹结构吸积物质。以上观测结果与MHD的模拟结果基本相符,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纤维状分子云的形成与演化。
论文第一作者为银河画卷团队的博士研究生孙莉,通讯作者为指导老师陈学鹏研究员。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AST专项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以及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等项目的支持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iopscience.iop.org/article/10.3847/1538-3881/ad2ea3
图 1:上图为Cygnus X方向银河画卷的13CO大视场积分强度图,绿色虚线框图标示了L914暗云的位置;下图为银河画卷12CO(蓝)、13CO(绿)和C18O(红)谱线三色图,揭示了蜿蜒的纤维状分子云以及其周围的条纹结构。
图 2:背景是银河画卷13CO积分强度图,叠加的“褶皱”图案展示了普朗克尘埃偏振数据示踪的磁场形态。
新闻来源:http://pmo.cas.cn/xwdt2019/kyjz2019/202406/t20240628_7198240.html |